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新型生产关系”
日期:2024-09-23 15:46:10  作者: 来源:  浏览量:520

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新型生产关系”


发表时间:2024-08-08    来源:《时事报告》

眭纪刚

  在当前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之际,国家明确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方向,并强调“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并且将其置于“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的首位,说明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全会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主要是“体制机制改革”,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而非具体的“发展举措”,例如技术突破、要素配置、产业升级等,以及加强与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相关的制度供给,完善政策和治理体系等。

  “新质生产力”提出之初,主要强调通过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更多强调的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而本次全会则把体制机制这一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的概念与新质生产力结合起来,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新型生产关系,例如更加合理的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塑造,形成更加完善的市场基本制度、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良好的制度环境。

  最新出版的《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一书中指出,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新型生产关系”,从而对科技、教育、人才等政策提出了更高要求。书中“政策篇”主要介绍科技创新体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教育政策、人才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科技创新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科技创新体系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国家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亟须建立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科技体制与创新体系,为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为系统论述科技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机制,并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一书中建议,应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的能力建设,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科学中心和国家高新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产业绿色转型,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创新体系变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化教育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从主体、区域、产业、政策等多方面协同发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书中提到,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与数字相关的要素或技术,如数据、信息、算力、算法等,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纯粹的辅助工具,而是直接参与到生产过程中,与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生产要素紧密结合,共同创造价值。数据要素的提出和应用,极大地扩展了生产要素的范畴,提升了生产力的层次和效率,使其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兴起,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蓬勃发展,形成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新产业和新生产力,对经济繁荣发展至关重要。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博导,创新发展政策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岗位教授)





相关链接